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交通便利。学校经过40余年的办学历程,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机械工程(080200)、工商管理(120200)、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领域085601、化学工程领域085602)、审计(025700)、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领域085406)、机械(机械工程领域085501)、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085701、安全工程领域085702)、能源动力(清洁能源技术领域085807)、生物与制药(制药工程领域086002)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科研兴校战略,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在能源工程装备、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城市安全生产、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2023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有部分调剂名额,从即日起开始接收调剂登记。我校接收调剂生源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录取相关政策,并以我校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相关专业接收调剂生源条件为准。符合我校录取条件、有调剂意向的考生尽快与相关院系联系。
	根据《关于做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外司欧亚﹝2023﹞9号),我校获批20个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指标,新获批的招生指标将纳入我校2023年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这20个指标将从今年录取的学生中择优选拔,学校将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聘任外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合作导师,与本校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组织教师及学生赴境外访研交流,加强我校研究生的国际化交流水平,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创新人才。
	 
| 专业学位 | |||
| 学院 | 专业学位类别 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 | 
|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 085600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领域085601) | 高分子功能材料 | 翟老师/李老师 hgyz@bipt.edu.cn 010-81292044/81292038 15711080684 (微信同号) | 
|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 |||
| 材料加工工程 | |||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化学工程领域085602) | 环境友好化工过程 | ||
| 含碳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 | |||
| 环境催化反应技术 | |||
|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制药工程领域086002) | 制药工艺与技术 | ||
| 医药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 | |||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00 机械 (机械工程领域085501) | 海洋能源开发作业技术与装备 | 初老师 biptmech@126.com 81292878/81292693 13011047123 微信号: biptmechyz |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
|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制造技术 | |||
| 085800 能源动力 (清洁能源技术领域085807) | 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 | ||
| 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装备 | |||
| 085700 资源与环境 (环境工程领域085701) | 多相流体绿色分离与资源化 |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 大气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 | |||
| 信息工程学院 | 085400 电子信息 (控制工程领域085406) | 智能检测与控制 | 崔老师/刘老师 biptcie@163.com 010-81292148/81292146 15011232091 (微信同号)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 经济管理学院 | 025700 审计 | 绿色审计 | 杜老师 duzhenwei@bipt.edu.cn 010-60228007 
						13718972077(微信同号) | 
| 安全审计 | |||
| 绩效审计 | |||
| 安全工程学院 | 085700 资源与环境 (安全工程领域085702) | 化学品安全技术 | 谢老师 xiebin@bipt.edu.cn 010-81292103 18612007252 (微信同号) | 
| 爆炸安全技术 | |||
| 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 |||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085400 电子信息 (控制工程领域085406) | 计算机视觉 | 刘老师 0020220003@bipt.edu.cn 010-81292815 QQ群: 124573567 | 
1.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数学一、二、三及英语一、二间可顺向调剂,亦即“难”可兼容“易”)。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6.报考各类“国家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等的考生不得调剂到我校。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需满足A类地区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考生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各大相关网站。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责任编辑:MPAcc考研网)
 
  
  
  
    
